• 回到顶部
  • 0719-8796166
  • QQ客服
  • 微信二维码

【探索·学习】打破课堂界限 让教育在情境中发生

东方远志学校    课程建设    【探索·学习】打破课堂界限 让教育在情境中发生

 

校园里的生物课

 

生物实验课倍受关注,是家长、师生、社会、新课标一直在讨论,研究的课题。依托学校独特的物型课程校园,我校名师工作室负责人王辉老师引导七年级的同学们,带着“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呢?你认识身边的植物吗?怎么将两种不同的植物区分开呢?”等问题,在校园里开始了新学期的第一堂户外生物课。

 

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对身边的生物进行实地调查、认识,并进一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。

校园100多种植物引起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,同学们一边仔细观察,一边和旁边的同学讨论,还时不时的观察下旁边的植物进行比较,并向老师积极发问,老师讲解后笔还飞快的在本子上画出形状,记录名称和特征。

书院门口的枇杷树,锦鲤池的罗汉松,中学部广场的石榴树等20多种校园植物,同学们都一一记录下来,并为木本植物挂上亲手制作的挂牌,让其他同学也能够认识校园里的植物,并呼吁同学共同爱护身边的植物,共同探索丰富多彩而又生机勃勃的植物世界。

在众多植物中,王辉老师着重介绍了裸子植物:银杏树。

王老师告诉同学们银杏树是和恐龙同时代的生物,恐龙灭绝了只留下化石给人们尽的遐想,所以银杏树被被称为“活化石”,野生银杏树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。第四纪冰川时期,很多地方的裸子植物灭绝但我国山脉挡住了冰川,银杏树等裸子植物保留下来,并繁衍至今的,故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故乡

 

 

平时随处可见的植物,竟有着如此不凡的故事,学生们学习了知识的同时,更激发了爱国情感。学生踊跃为银杏树挂牌,为植物代言,爱护环境爱护植物的教育在情景中自然发生。

在老师的引导与讲解下,同学们学习生物的生存状况,又增强了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

 

“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的结构,功能,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,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,而学习不止是为了考试,今天认识的20多种植物只是冰山一角,还有更多的生物等待着你们去发现”。在王辉老师的寄语中,结束了此次生物课,同时也开启了同学们对生物学科的探索之路。

 

将学习从教室延伸到校园,用生动而直观的方式,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,培养学生观察、思考、讨论、归纳总结等综合能力。打破课堂界限,用行动诠释东方远志学校“无边界”教育理念,真正实现让教育在情境中发生。

 

这既符合新课标要求,也正符合东方远志学校以培养“体魄强健、家国情怀、科学精神、国际视野、高雅情趣、独立思想”育人目标东方远志学子既要有“创新创造力、未来领导力、国际理解力、终身学习力、沟通协作力、高雅审美力”等关键能力,又要有“仁爱精神、责任担当、坚韧不拔、自我超越”的必备品格。

天下无一物无礼乐,校园每一物可育人。在众多课程之中,物型课程是一种独特的存在,它存在于学校空间文化的构建,存在于学科知识的延展,存在于对器物精神的再认识……

物型课程是指以儿童能力素质发展为目标,以知识和见识的物化造型为载体,以人与物的在场互动、实践生成为主要教学形式的综合课程,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、回归认知原点、落实立德树人、建设美好学习的时代创新和教育表达。

 

 

  小贴士--物型课程 

物型课程反对脱离学生兴趣和生活实际的纯粹概念化学习,主张“在情境中学习”“在活动中学习”“在探究中学习”,旨在以物化人、以人化物,开发环境育人的课程力量,指向在万物、关键在成型、突破在寓意、目的在树人、重在“物”的文化塑型及课程意象的生成,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新维度、新聚焦。

 

东方远志学校匠心打造物型课程校园。学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教室为基本单元,整个校园是一个完整的情境化学习场域,每一处场所既是学习的物质外壳,也是课程的内核,校园每一个角落都成为“开放的课堂、流动的书本”,实现让教育在情境中发生,践行知行合一,探索学校教育的“空间诗学”和环境育人的新维度。

2022年9月17日 21:33
浏览量:0